当前位置:首页>角色扮演>凛冬 > 阅读正文

暴雪与Square Enix的凛冬 游戏理想于商业现实

暴雪与Square Enix的凛冬 游戏理想于商业现实

更新时间:2024-04-24 05:41:51

11月的上半旬,暴雪搞砸了嘉年华,SE告别了田畑端,两件令人如鲠在喉的新闻捅破了游戏桃源的窗户纸,让所有人认清了行业的现实。

2018年的年尾依旧是惯例的佳作井喷时期,《蜘蛛侠》、《灵魂能力6》、《刺客信条:奥德赛》、《古墓丽影:暗影》等的惊艳表现;《辐射76》、《王国之心3》、《精灵宝可梦:Let's Go》、《任天堂明星大乱斗:特别版》等的令人期待;更不用提R星近期发售的“核弹”级西部拓荒史《荒野大镖客2》,玩家欢欣鼓舞的同时,却不得不注目于两家大厂的危机。

令人失望的嘉年华

在公布压轴的重磅消息时,暴雪给所有期待的玩家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没有传说中的《暗黑破坏神Ⅳ》,也没有《泰坦》项目的代替者,而是一款手游《暗黑破坏神:不朽》。

在这一刻,现场与网络上暴雪粉丝失望情绪达到了极点。在随后的现场问答环节中,一名玩家直接向新项目设计师Wyatt Cheng发问:这是一个过季的愚人节玩笑吗?

发布会大跌眼镜

《暗黑破坏神:不朽》的发布,绝非暴雪既定策略的失败,在移动游戏商业地位以光速上扬的当下,其市场规模早已容不得任何制作厂商的忽视,在主流的推动下,手游作品的开发是必然结果。

但是暴雪严重地错估了发布会的重点,这样一场需要昂贵门票,甚至通过收取电子门票独家在线直播的重大盛会,台下的视线却都来自于对移动游戏毫无兴趣的PC及主机平台硬核玩家,砸重金亲临现场,渴望着大作的猛料,等来的却是不怎么戳心的《暗黑破坏神:不朽》,这些核心粉丝的心理落差才是暴雪最大的败笔。更别提一句“你们难道没有手机吗?”,压倒了在场观众心中最后一根稻草。

暴雪的两难抉择

作为拥有大量忠实粉丝的顶尖开发者,暴雪拥有着历史悠久的实力IP,涉足移动游戏是板上钉钉。PC及主机平台长久以来积累了强大的核心玩家基础,但随着时代变迁,移动端市场甚至超越了其它市场之和,导致主体已经需要官方的重点扶持;而另一方面,没有移动端业务支撑的厂商显得越来越无法在行业立足。

是坚定拥护主体粉丝,还是向未来的发展重点倾斜,暴雪的商业战略并没有任何值得争议的地方,也不会因为部分用户的质疑而出现变化,但不合时宜的营销安排以及玩家考量的错位直接导致了暴雪被推向风口浪尖,公司的股票也一再下滑,毫无疑问这是一次不怎么成功的宣传,也是一次切实的商业过失。

SE莫名沉重的周年庆祝

《最终幻想15》两周年特别节目,却是以DLC计划取消和田畑端的辞职函为开场,气氛显得诡异的沉闷,37亿日元的无形资产减损也让SE的商业发展出现了危机。

十年难产的《最终幻想15》

本作前身PS3独占游戏,叫做《最终幻想Versus 13》,这款游戏并非《最终幻想》系列正传,而是一个衍生品。因此整体风格上偏于黑暗,和正传不同,本作更注重于真实的人类角色,是关联企画《Fabula Nova Crystallis:最终幻想》系列3款作品之一,另外两部是《最终幻想13》和《最终幻想:零式》。

《最终幻想Versus 13》在2006年5月公布,制作也正是开启,但之后便“失联”。7年之后,SE最终在E3正式宣布本作改名为《最终幻想15》,并转移至PS4及Xbox One,由田畑端代替野村哲也担任总监,以系列正统续作的形式发展。

作为饱受期待的神秘作品,再次亮相却改头换面,这让所有人都心存疑虑,不少玩家甚至联名请愿坚持开发《最终幻想Versus 13》。

但最终,在2015年E3展,《最终幻想15》完全剔除了野村哲也的影子,完全成为了一部新的作品。在采访中,田畑端曾透露接手作品时体制内的开发管理十分的混乱,制作进度也停滞不前。在如此棘手的历史遗留下,田畑端重新组建团队到公布发售,十年的时间内,《最终幻想15》的点滴变迁是一个漫长且艰难的过程。

广为诟病的核心内容

《最终幻想15》后期主线的内容匮乏自发售之初就为玩家所诟病,在2017年3月,SE就以免费更新的方式针对恶评最为集中的第13章进行了大幅修正。最终在今年年初推出了《最终幻想:黄金版》,除了令老玩家郁闷的定价,填充内容的不足仍旧无法忽视。

不断的缝缝补补,让整个《最终幻想15》成为了令人心情复杂的一代作品,不可否认游戏为玩家带来了感动,带来了新意,但过于长久的开发周期,以及左右不定的核心思想,让太多的内容湮没在时间长河。

无法承担的商业责任

既定目标1000万的发售量,是田畑端对于《最终幻想15》的自信,但最终不足800万的销售额无奈使得作品被公开处刑,以田畑端为负责人的Luminous Productions给SE造成了37亿日元的亏损,以后续三个DLC计划的取消以及田畑端的离开黯然落幕。

骨感的现实

SE和暴雪的商业危机令人扼腕,两家厂商其实并非毫无关系,暴雪游戏《守望先锋》的日本发行代理便是由Square Enix负责,合作战略以及商业交流一直也是互相的重点,但此次双双陷入商业危机也让所有人对于产业的运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游戏质量和商业模式才决定着一家游戏公司的未来,无法满足玩家期待的核心内容以及未能探清行业趋势的错误决断都可能导致巨大的损失,只能无奈的被残酷现实所淘汰,最终受到波及的是翘首以盼的粉丝,也企望着所有厂商能够认清创作理想与现实支柱间的平衡,让优秀的作品能够在时间的长河留下刻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