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休闲益智>凯蒂猫幸福游行 > 阅读正文

追溯立体书的起源,一本可以秒杀所有ipad游戏的神奇书

追溯立体书的起源,一本可以秒杀所有ipad游戏的神奇书

更新时间:2024-04-23 14:52:35

立体绘本,又称立体手工书,是绘本和立体纸艺的结合体,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既好玩又有趣,常常能令小朋友们玩的不亦乐乎。立体书不仅可以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还可大大提升阅读兴趣噢!今天我们带来了《立体书前世今生的大揭秘》包含了:

1.立体书的起源

2.立体书的类型

3.立体书界的奥斯卡

提起迪士尼,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那个承包了许多人童年时光的动画公司,但除了创造出许多经典卡通形象外,也许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迪士尼也在立体书的历史上也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立体书的起源

13世纪,英国有位修士马修·派瑞斯为了解决繁琐的数据查询问题,将宗教节庆日期结合可转动的纸盘,首度将机关嵌在书里,彼时他还在为此举能减轻自己的工作量而兴奋不已,也许他当时并不知道,因为这个小小的举动,给图书行业带来了怎样的巨变。

▲马修·派瑞斯的创意成为立体书的起源

1765年,英国人罗伯特·雪尔将中世纪以来大量应用在学术与教育的技法“lift-the-flap”(翻翻书)带入童书领域。只要分别翻动不同部位的页面,便可组成新的图像,80年代的中国有一套很出名的三本“翻翻”书《七十二变》《三十六变》《十八变》,就是通过翻翻纸页实现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变身法术的。

▲现在依然在使用的“翻翻”技巧

从1840年前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近100年里,是立体书发展的黄金时期。英国的迪恩父子出版公司发明了“变形”的技法,通过简单的拉动就能改变原本的图像。

▲乐乐趣《彼得兔的故事立体书》

这之后在1871年,因为圣诞卡片的风靡,拉斐尔塔克父子公司将这一技艺广泛用在儿童立体书领域,出版了各种题材的立体书,成为了当时立体书的主流。

▲拉斐尔塔克父子公司出版的《夏日惊奇》

到了1932年,美国的蓝丝带为迪士尼制作第一本立体书时,首创 pop-up book(跳立书)的概念。并出版了大量以传统童话故事为题材的立体书,这种颇具文化指针意义的绘本,使得使弹起式立体纸艺在美国家喻户晓。直到今天,“pop-up”在英文中仍是立体书的代名词。

▲《匹诺曹》,世界上第一本pop-up book

这之后,人们发现了立体书更多的趣味和价值,生产立体书在欧洲和美国盛行。纸艺大师们开始探索立体书更多的呈现效果。20世纪中叶,德国慕尼黑的纸艺大师洛萨·梅根多夫将立体书推向了一个巅峰,独创的旋转木马样式的技法,赋予了立体书场景和模型,让立体书成为真正意义上具有立体形状的书籍,被誉为“立体书出版之父”。

▲旋转木马式立体书《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虽然立体书已经经过700多年的发展,但在书本的署名上一直都没有“纸艺师”的分类。直到1960年,美国立体书大王瓦尔多·亨特彻底改变了“立体出版一条龙”的格局,他将出版环节细分给不同的公司,“纸艺”的作用和价值才得到突出和重视。亨特还发明了“纸艺工程师”这个头衔,让纸艺创作者可以像文字作者和插画家一样在书上享有署名权。

▲美国立体书大王瓦尔多·亨特

经过长久的演变,现在的书早已不再是平面的形象,它可以通过一系列简单或复杂的机关,组成千变万化的书籍,书的创意也已经越来越没有边界,但无论是哪一种,在设计的领域中,不同类型的立体书并没有随着时间淘汰,而是朝着强调互动和各式各样的展合设计上发展。

立体书的类型

隧道书:场景延申

主要是由连边的风琴褶和内部多个景层构成,一层一层的纸张相叠加,中间留空,在第一页有一个小孔,从圆孔看进去就是一副立体的场景。因为拉开的叠纸如一个隧道,所以被称为隧道书。

▲《女王加冕游行》中的立体场景

旋转木马书:360度视觉体验

游乐场里的旋转木马给人一种浪漫的感觉,旋转木马书也是同样。因可以360度展开,阅读时像旋转木马一样而得名,根据外观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六星旋转木马书和十字型旋转木马书

六星式旋转木马书有六页六个场景,也是利用层景透视产生立体效果。通常,每个场景包括背景在内,共四层景片。从上往下看,六星形旋转木马书像一个层层重叠的六角形,因此又被称为“星星书”

▲乐乐趣六星形旋转木马书

《美女与野兽360°光影立体书》

十字形旋转木马书是目前旋转木马书的主流形式。这种书打开后,被一个十字形结构分成四部分,每部分都形成一个相对开放的立体空间,不像六星形旋转木马书中的场景那样比较封闭,你还可以动动手拉拉其中的机关,会发现不一样的惊喜。

剧场式立体书:国外的“皮影戏”

这种剧场式的立体书,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十分风行,非常适合表现话剧或歌剧每一幕的剧情,有点类似于中国的皮影戏。玩具剧场也通过表演的形式展出,通过更换不同的背景和人物来叙述故事,有时还有会配音和多个表演者参与,在当时受到各阶级和各年龄层的喜爱。

▲伦敦玩具博物馆维多利亚时期玩具剧场

娃娃屋书:袖珍的艺术

因玩具特性十分明显,娃娃屋书在立体书中是非常特别的一类,在打开或经过组装后变成一个一个有着丰富场景和立体效果的娃娃屋,此类书也因此而得名。最常见的娃娃屋书形式是十字形,还有一面型和三面形。

一字型娃娃屋在打开之后有很多格,每格都是一个房间,三面娃娃屋则是将整个立体空间分为了3块,除了平层的设计,还可以设计为两层、三层的洋房。

▲一字型娃娃屋

▲三面形娃娃屋

十字形娃娃屋由十字型旋转木马书演变而来,不同的是娃娃屋在设计和呈现上更突出了“娃娃”的概念,制作精美的娃娃屋立体书的房间内家具摆设一应俱全,同时还会设置一些技巧机关来增强探索感。

▲乐乐趣十字形娃娃屋书

《凯蒂猫立体游戏屋》

弹起式立体书:互动、游戏和知识三合一

相信很多人最开始接触的立体书都是弹起式立体书,它是最常见也是最主流的立体书形式。

不管是隧道书、旋转木马书、剧场书还是娃娃书,都会受到呈现效果的限制,但弹起式立体书不同,它可以融入各种主题和技法,让互动、游戏和知识三者合一。

如在《爱丽丝梦游仙境》立体书中,它就融合了“隧道书”的技法,拉开小小的折页就是一个“新天地”。

▲《爱丽丝漫游奇境》中的“西洋镜”

还有我们最常见的情景互动式—拉杆式技法,至从英国的迪恩父子发明了此项技术后,“拉”式互动就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在立体书中,这种技法经常出现,轻轻拉动机关条,书页中的图案就会发生变化。它让立体书从视觉的静态走向了动态。

在翻阅立体书时,经常会看到V型折纸的图案立起来或弹出来,这种技法叫做“V形折”,它在第一时间刺激着读者的感官,为每一次的翻阅带来了期待和惊喜。

立体书界的奥斯卡

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有“立体书协会“,他们一直在推动着立体书的发展和创新。1996年,美国的立体书学会为纪念“立体书出版之父“梅根多夫,创立了梅根多夫奖,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堪称立体书界的奥斯卡。下面,就来一起欣赏几部“梅根多佛奖”获奖作品吧!

2002年《绿野仙踪》

由罗伯特·萨布达设计,是为了纪念原版童话出版100周年而作的珍藏版。他是第一位获得梅根多夫大奖的得主,也是唯一一位连续三届获奖的得主。

2008年《星战百科》

这是一本“星球大战”百科全书,为了纪念星战30周年而出版,设计师马修·莱因哈特在学生时代最喜欢的电影就是“星球大战”,里面结合了他最喜欢的动物、怪物和城堡,他将这些元素组成了独一无二的“纸上想象世界”。

2012年《纸花》

由世界著名立体纸艺大师雷·马歇尔设计,比起故事性和娱乐性,这本书更具观赏价值。作者将立体工艺、插画艺术完美结合,创作出高端立体花艺术品,成为当时人们赠送亲朋好友的首选之礼。

2014年《变形金刚》

继《星战百科》后,马修·莱因哈特凭借《变形金刚》再次获奖,这是世界上唯一一本可以真正变形的变形金刚立体书,纸艺十分复杂,包含35个变形金刚角色,擎天柱、大黄蜂、威震天、红蜘蛛等高人气角色都有涵盖,精湛的技艺让简单的抽拉就能实现真正的“变形”。

2016年《后院邻里间》

比起前几位的获奖者,本书的作者在此之前可就“暗淡”很多,甚至这本书的技艺并不复杂,之所以能在神仙打架的2016界里脱颖而出,得益于精致的呈现和科普的准确表达,作者是个十足的“细节控”,小小的页面上连蛛网丝都清晰可见。

2018年《扎哈克-蛇王传说》

作者西蒙·阿利兹并非立体书界的新人,他曾多次担任08届梅根多夫奖得主马修·莱因哈特的立体书助手,并在《星球大战》立体书中担任插画和纸艺设计,这次他以个人身份参赛,作品的灵感来源于波斯神话。

立体书最初是做为成人的工具书出现的,并且精湛的纸艺和震撼的效果呈现总让人误以为它其实更适合用来收藏和欣赏,而不是做为孩子阅读的书籍。

对于这一点世界立体书“头号玩家”马西莫·米西罗利说道,最初的纸艺工程师的创作对象就是3-6岁的儿童,因为立体书兼具书和玩具的性质,可以起到很好的衔接、过渡作用,以立体书作为阅读的起点,吸引儿童对阅读的兴趣,然后就可以顺利开启自主阅读。

如果要追问为何会出现立体绘本,《世界经典立体书珍藏版·绿野仙踪》的作者罗伯特·萨布达说道:“我并不是让孩子研究会动的书多么神奇,而是想告诉他们,只要你愿意,你的任何梦想都能化为立体,变成现实。”也许比起立体书本身,这种信念和在这种信念下诞生出的作品,才是我们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吧。

参考资料:乐乐趣“你见过多少种立体书?从清华大学立体通知书谈起”

谷声新童书研究所“四十年工资买5000本立体书,竟成专业收藏家:爱好,才是最好的投资!”